咸宁市实验小学走进市防灾减灾体验教育馆——奏响“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安全教育强音
应急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生动的一课,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危险和灾难还未降临,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一场真实的演练,便能在童心里点亮自救互救的明灯,为生命多备一把“安全伞”。带着这样的初衷,11月16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212班70余名师生和家长
应急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生动的一课,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危险和灾难还未降临,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一场真实的演练,便能在童心里点亮自救互救的明灯,为生命多备一把“安全伞”。带着这样的初衷,11月16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212班70余名师生和家长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为有效组织抗旱工作,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11月13日上午,城区第二完全小学多媒体教室内掌声阵阵、互动热烈,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在此隆重举行。湖南省地震学会秘书长、地震应急专家唐红亮主讲,邵阳市地震局局长吕天妮、副局长李阳,邵东市地震办主任彭鹏柱、副主任宋永军等领导到现场参与指导,
11月10日,陕西省米脂县气象局与应急管理局联合启用米脂一体化智慧气象服务系统,通过部门协同和科技赋能,构建起“监测-分析-预警-处置”的防灾减灾闭环。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命名首批1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崂山区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市、县)。自2019年11月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以来,该区紧扣‘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从灾前预防、灾害救援、防救联动三个
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阳光化、透明化,加深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与了解,东营市应急局于近期举办政府开放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及家长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实地参观体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公众直观感受地震灾害的威力,掌握科学避险技能,共同筑牢防震
近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丛台区、邯山区应急管理局,邀请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专家,分别走进邯山区渚河路小学相如校区、丛台区人和中学,以“青春扬帆 安全护航”为主题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学校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实战体验相结合,为学生们送上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YY直播“宝地奇旅计划”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科普之旅,带领数万网友“云参观”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通过沉浸式直播、专家讲解与互动竞猜相结合的方式,让防灾知识从专业场馆走向大众视野,直播间互动量持续攀升。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气象局锚定数智化、产业化、国际化战略目标,以排头兵之姿态、先行者之担当,以AI赋能精准预报,产业融入城市脉动,智慧惠及全球防灾减灾,为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贡献卓有成效的“上海方案”。
10月13日是国际减灾日,农发行广宗县支行以“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为主题,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一是以网点、社区、学校为宣传阵地,通过营业厅大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视频,悬挂条幅方式向客户、周边居民、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家长普及防灾减灾避险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现场参观各功能区,使同学们能够近距离了解海洋预报减灾的各项业务工作。在海岛监视监测室,工作人员介绍讲解了山东海岛情况、领海基点以及海洋的诞生等知识;在海洋观测数据监控室,学习了海洋观测设备的原理和作用;在海洋预报工作室和演播室,了解了预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传统防灾减灾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在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我们既要正视风险,更要看到各地在防灾减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一套融合现代科技与基层智慧的防灾体系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之际,齐鲁大地以扎根乡土的实践,勾勒人与灾害共处的韧性图景。从黄河湿地修复到社区智慧预警,从田间志愿抢收到城市海绵改造,山东用“小而实” 的举措播撒防灾种子,印证“韧性不是消除风险,而是与风险共生”。
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的国际减灾日,既是对全球灾害治理经验的总结,更是对“防患于未然”理念的重申。从东南亚台风引发的洪涝灾害,到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频发的自然灾害不断警示我们,灾害风险从未远离,构建更具韧性的防灾减灾体系,既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娄底新闻网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腾宇 通讯员 肖楚源 王海丰)10月27日,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到新化县吉庆镇中心小学开展2025年国际减灾日专项宣教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地质灾害防治风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当秋风再度拂过神州大地,我们迎来了第34个国际减灾日。这个日子提醒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依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今年主题“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犹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对安全不变的追求,对未来共同的担当。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主题,在山东大地上有着最鲜活的实践注脚。从泰山脚下的山村到黄河口的湿地,齐鲁大地用一个个务实举措,将减灾韧性嵌入基层治理的肌理,让安全保障看得见、摸得着。
深夜的短视频平台上,一条“AI动画教地震避险”的视频仍在热传:AI生成的哪吒、敖丙化身“避险导师”,两人配合演绎“手抓桌腿防摔倒”,生动还原地震防灾中“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完整步骤,评论区里“存了存了”“给孩子看刚好”的留言不断刷新。这场没有专家背书、没有严